|
王立志 (2006),系統化運籌與供應鏈管理:企業營運新典範,滄海書局,台中市。 王銘祿 (2007),限制理論之有效產出運用於成本管制之探討。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https://hdl.handle.net/11296/z2f2ht 王成勇 (2000),限制理論簡介,廣東工業大學工程訓練示範中心-先進製造技術課程講義-生產與作業管理-限制理論,中國廣東省。 王瑞琪、陳義文、王煜翔 (2014),團膳業食品品質與服務品質之顧客滿意度探討-以中央廚房及學校自立廚房為例,北商學報,(25&26), 1-27。 古息珠、林麗美、胡雪萍、徐光華、徐韻淑、翁嵩琳、許秀華、陳怡姍、陳堯鈴、劉慧蓉、簡思萍 (2003),團體膳食供應與管理,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台中市。 李汶娟 (2002),限制驅導式現場排程與管理機制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https://hdl.handle.net/11296/4ft3as 李義川 (2013),團體膳食規劃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汪復進 (2004),營養午餐供應商評估模式之建立-以台北地區 HACCP 先期輔導認證之廠商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汪復進 (2010),餐飲衛生與品質保證,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縣。 卓金津 (2020),校園食品中毒探討-以臺南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論文,嘉義市。 林志遠 (2012a),以限制理論探討食品業庫存管理改善:以米粉業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論文,基隆市。 林則孟 (2012b),生產計劃與管理,華泰文化,台北市。 林宗儀、彭瑞森、劉得銓、林冠宇、林蘭砡、鄭維智、許朝凱、潘志寬 (2017) 國內餐盒食品相關產業管理模式調查概況 食品藥物研究年報,8:218-224。 香港中華電力 (2021),能量、能源與電力的計算方法,https://www.ls-energy.hk/chi/energy-calculation.html,擷取日期:2021/12/20。 食力foodNEXT (2020a),從團膳監廚到自立廚房,新北市打造校園午餐高規格,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593472275,擷取日期:2022/1/3。 食力foodNEXT (2020b),跌倒了就要想辦法跑更快!新北市首創用科技把關校園午餐安全,不讓食物中毒事件重演!,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449505,擷取日期:2022/1/3。 徐慧芝 (2013),英、美與臺灣中小學學校午餐供應模式、制度及定位之比較,學校行政雙月刊 84期,132~147。 黃韶顏、倪維亞 (2010),團體膳食製備,華香園出版社,台北市。 黃詩茜、翁瑤棽、洪貫霖、陳淑茹 (2019),學校蔬食日之營養均衡性及午餐服務滿意度與認知度-以彰化沿海某國小為例,臺灣營養學會雜誌,43(1),1-10. 許朝凱 (2011),餐飲業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HACCP) 衛生評鑑成果,食品藥物研究年報,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台北市。 許立昇 (2015),流程分析與最佳產品組合之探討-以台灣味噌與調味醬W公司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焦鴻文 (2013),鍋爐系統節能技術介紹與應用,工業技術研究院報告簡報,台北市。 陳雅君 (2014),學童營養午餐食物里程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論文,基隆市。 陳德昇、邱致穎、林信宏、吳許得、鄭信男、夏先瑜、彭庭芸、游銅錫、葉佳聖、莊立勳、紀學斌、林苑暉 (2020),新編餐飲衛生與安全,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台中市。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2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午餐及校園食品管理工作手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台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 (2013),科學Online-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葉綠素(Chlorophyll),https://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48452,擷取日期:2021/05/31。 楊成宗、郭中屏 (2014),油氣雙燃料車:LPG引擎,全華圖書,台北市。 楊志賢 (2016),應用TOC限制理論於改善食品工廠生產效能-以DY公司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中市。 葉金盆 (2001),食品衛生與安全,華香園出版社,台北市。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2020),109年新北市教育統計年報,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台北市。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2021),新北市所屬學校中央餐廚服務午餐採購契約書,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台北市。 廖堉琦 (2013),應用ICT即時盤點系統改善營養午餐生產管理效能與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論文,基隆市。 劉水深 (1991),生產管理-系統方法,華泰書局,台北市。 蔡毓峰 (2009),餐飲設備與器具概論,揚智文化,新北市。 鍾明昌 (2010),建構團膳業智慧資本衡量指標之研究,醒吾技術學院碩士論文,新北市。 謝俊雄、林永順、黃至盛、黃瓊萱、李宗儒、楊淑惠、王慶富、黃明祥、李河水 (2008),食品工廠經營管理,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台中市。 顏素華 (2013),冷卻方法及其對產氣莢膜梭菌孢子於黑胡椒醬萌發生長之影響,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論文,基隆市。 蘇恆安 (2009),團體膳食管理,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蘇泰盛、吳靖純、邱維洳 (2014),模糊多目標規劃於中央廚房設備選擇之應用,管理與系統,21(4),689-714。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013),餐飲業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HACCP) 評核一致性釋疑手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台北市。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020),民國70年至108年食品中毒發生狀況,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台北市。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021),109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台北市。 https://www.fda.gov.tw/TC/publicationsContent.aspx?id=135 一般社団法人日本パン技術研究所. (2021) HACCP(ハサップ)の考え方を取り入れた学校給食米飯の製造における食品衛生管理の手引書. 一般社団法人日本パン技術研究所. 日本. 東京都. 山根佐和子, 村川三郎, 西名大作, & 清田誠良. (2004). 学校給食施設における厨房のエネルギー消費量と温熱環境特性に関する研究: その4調理献立の分類と調理系統のエネルギー消費量の解析. 空気調和衛生工学会大会学術講演論文集 平成16年. 273-276. 石田裕美. (2013). 給食の品質管理と大量調理. 日本調理科学会誌, 46(3), 236-240. 成田市教育委員會. (2010) 学校給食施設整備基本計画. 日本. 成田市. 長崎県教育委員会. (2010) 学校給食の手引き. 日本. 長崎県. 厚生労働省. (2016). 大量調理施設衛生管理マニュアル. 衛食第85号別添. 平成 28 年10月6日付け生食発1006第1号. 殿塚婦美子, 山本五十六. (2021). イラストでみる「はじめての大量調理」. 学建書院.日本. 東京都. 新山伸昭. (2010). 学校給食センターにおける炊飯システム. 美味技術研究会誌, 2010(16), 13-16. Bhagwat, S., Sankar, R., Joseph, L., & Sivaranjani, M. A. (2014). Improving the nutrition quality of the school feeding program (Mid-Day Meal) in India through fortification: a case study.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3(1), S12. Demmy, W. S., & Demmy, B. S. (1994). Drum-buffer-rope scheduling and pictures for the yearbook.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 35(3), 45. FAO. (1997).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 system amd guidelines for its application. CAC/RCP 1-1969, Rev. 3. Rome. https://www.fao.org/3/y1579e/y1579e00.htm#Content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2011). Fish and fishery products hazards and controls guidanc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SIS, (2020). How Temperatures Affect Food. https://www.fsis.usda.gov/food-safety/safe-food-handling-and-preparation/food-safety-basics/how-temperatures-affect-food。擷取日期:2021/11/29 Goldratt, E. M., & Cox, J. (2016). The goal: a 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 Routledge. London. Kotschevar LH. (1988). Standard,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in quantity food productio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USA. Kumar, R., Kathiravan, T., Rajamanickam, R., & Nadanasabapathi, S. (2013). Institutional foods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review. Loken Joan, K. (1995). The HACCP, Food safety manual, John Wily & Sons. New York. USA. Mortimore, S. (2001). How to make HACCP really work in practice. Food control, 12(4), 209-215. Mortimore, S., & Wallace, C. (2013). HACCP: A practical approach.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Berlin. Germany. Sun, Y. M., & Ockerman, H. W. (2005). A review of the needs and current applications of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 system in foodservice areas. Food control, 16(4), 325-332. Tanaka, N., & Miyoshi, M. (2012). School lunch program for health promotion among children in Japa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1(1), 155-158. Ushada, M., Mulyati, G. T., Guritno, A. D., & Murase, H. (2013). Combining drum-buffer-rope Algorithm and Kansei engineering to control capacity constrained worker in a bioproduction system. IFAC Proceedings Volumes, 46(4), 384-389. Vaden, A. G. A. (1980).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foodservice system. Manhattan: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USA.
|